成语名称:弃子逐妻
成语读音:qì zǐ zhú qī
成语简拼:qzzq
成语解释:弃:抛弃;逐:驱赶。抛弃子女赶走妻子。形容百姓生活困苦,妻离子散。
成语出自:唐·韩愈《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》:“上恩虽宏,下困犹甚,至闻有弃子逐妻以求口食。”
成语例句:
近义词:
反义词:
顺接成语接龙:
妻儿老小:指父、母、妻、子等全家人。
妻儿老少:指父、母、妻、子等全体家属。同“妻儿老小”。
妻梅子鹤:以梅为妻,以鹤为子,表示清高或隐居。
妻离子散:一家子被迫分离四散。
妻荣夫贵:荣:荣耀。贵:显贵。指因妻子的显赫地位夫婿也能得到好处。参见“夫贵妻荣”。
逆接成语接龙:
弊帷不弃:帷:帐幕。破旧的帐幕也不轻易抛弃。指物品虽已破旧,却有用处。
敝帷不弃:指破旧之物也自有用处。
敝盖不弃:指破旧之物也自有其用。
故旧不弃:故旧:旧交,旧部下;弃:抛弃。不轻易抛弃老朋友、老部下。
黄钟毁弃:黄钟:黄铜铸的钟,我国古代音乐有十二律,阴阳各六,黄钟为阳六律的第一律;毁:毁坏;弃:抛弃。比喻贤人遭受摈斥。
黄钟长弃:比喻贤才不用。同“黄锺毁弃”。
黄锺毁弃:比喻贤才不用。
前功尽弃:功:功劳;尽:完全;弃:丢失。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。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。